记者 谢国邦
10月17日,忠县人武部相关人员到拔山镇午阴村了解该村扶贫成果,更重要的是看看大家还有什么困难。
当天下午三点,所有贫困户分别从不同地方赶到召开座谈会指定地点,有的还从拔山场上专程赶了回来。
“以前以为开会没得啥子意思,无非是讲些空话大话,这两年与扶贫干部接触多了,发现开会讲的事与我们密切相关。”该村贫困户唐华军接到通知后,把手头上的事情安排好就赶了过来。
“现在我家的养殖业搞得还可以,主要困难是掌握技术不够全面和风险防范能力不强。”唐华军首先发了言。
三年前,唐华军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,自己生病欠了“一屁股”债,和妻子一直种植传统农作物,当时唯一的愿望就是还清欠账,而对于改变生活现状却不敢多想。
扶贫干部驻进村里后,主动与唐华军对接,鼓励他发展养殖业。现在,他家年出栏生猪近100头,出售鸡蛋、鸭200余只,家庭经济状况有了明显改善。
“现在有新房,生活条件好了很多,日子比以前踏实多了。”年近50的莫光虎谈起变化,很激动。
以前,莫光虎住的房子下雨天漏水,天冷不御寒,随时还有垮塌的危险。通过危旧房改造,莫光虎住进了新房,生活也有了最低保障。他说:“现在的日子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。”
座谈会结束后,村民纷纷要求工作人员去看看村里的核桃产业,为产业发展支招。
“前几年种下的核桃树大家都不怎么关心,现在村民积极性很高,村里发展经济的氛围更浓厚了,大家希望把村里的核桃产业发展壮大起来。”县人武部负责人介绍,这是午阴村里发生的最大变化。
近三年来,县人武部帮扶午阴村,全村的贫困户由当初104户327人减少到目前的3户6人。这几年里,该村先后组织各类技能培训100多场次,有58户90多人掌握了一技之长,通过外出务工摆脱了贫困,有40多人靠发展种养业走上致富之路;村里拓宽公路5公里,硬化道路2.5公里,新建泥结石路2公里;高山生态扶贫与D级危房改造结合,全村61户202人住进了新房。
基础设施日趋完善,产业发展初具规模,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,勤劳实干奔小康的意志更加坚定,这是午阴村近年来的新变化。